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迄今,四十余年之间,诗文可堪为史鉴而洵为作手者,实不多矣!黔中古椿庐萧公锡义先生,修辞立诚,言志载道,自出机杵,乃卓荦峻拔之奇峰者也。拜读萧先生大作,甚是赞叹,就文学作品古今发展趋势,纵横而权量之,则可略窥其作品可为后学之通鉴者,谨述于此,方便览者稽考焉。 一者。三柱乃至多柱连环之楹联。 萧先生乃当代楹联大家,传统联语自不必说,而最有理论之开拓与创获者,则是三柱楹联,并且于其继续敷演,以至于四、五、六、八、十等等。其创作适应城乡现代建筑排面多门多柱多户共用且表现多样主题的现实生活,萧先生顺时而作,因事而为,蔚然泱泱大国矣!如为油类与服装两门面三柱房题联云: 衣装俏体,人赞英姿溢彩丰。(对句) 货尚新风,业营生态蒙君顾; (出句) 油添勇气,智弄商潮获益多。(对句) 又如,为餐馆与书店两门面三柱房联云: 千杯逸兴乐尧天。(对句、餐馆) 三味飘香盈广宇; (中、出句) 十年破壁向青云。(出句、书店) 又如为美容,理发,肉食三店铺三门面四柱房联云: 品貌端庄承技巧,(美容部) 英姿焕发见功夫。(美容部 / 理发店) 刀法精微堪老手; (理发店 / 肉食铺) 锤弦广大度天心。(肉食铺) 而五柱连环对,旨趣在同一主题下,大大增加了综合概述能力与容量,如,为庐山白鹿洞书院延宾馆东西两厢撰联,其一云: 大辇横空,堂凝五气霓虹逸。 奎星拔萃,物聚三台异卉香。 玉水飞珠,杨垂两岸蛙声叠。 龙楼幻彩,雾袅千岑胜景开。 紫燕含书,文兴百代天光煜。 其二云: 广宇沁书香,圣典规行修至德。 黉园滋玉露,灵花绽蕊灿苍穹。 物象肇人文,胜迹辉天追往哲。 遐荒开大道,尘寰有誉见公心。 沧海济云帆,壮志乘风摧巨浪。 自文论而观之,三柱乃至多柱,主题单一者,则其创作之表现,相对容易。而复杂多题者,则非运哲思加 以综合、归纳且超迈者不能为之。其共性之含摄统一,乃是此类联语创作理论之枢机,必当于多元共享互利之 思想着手,以实现交融共性与其独立个性之充分协调。无疑,作者当有更高之才能乃可。先生顺势而为,乃古 之所无也。有学者以为其同于宋元词曲中之“鼎足对”,非也。须知鼎足对乃修辞之法,而非文学新兴之部门也。 二者。生态环境审美之堪舆文学。 堪舆乃华夏民族古来卜吉择居、贯通阴阳、结合五行、通达宇宙人生运行规律之精密演算与审美之学问。古人尤重文史方舆之学,而堪舆学之实用,独于天文地理共振而得以发挥,然数千年来,堪舆家与文学家之审美眼光互鉴而熔于一炉者,自萧先生而始,读者诸君自可察其创造,潜心而赏玩焉。如《踏莎行 · 程氏墓地》云:
景汇双溪,堂生万象,百重包裹行穿帐。青龙转案衬莲心,两山排闼如仪仗。 笔架撑天,贵人观榜,将军正座威无量。调来禄马更峥嵘,龙文一跃云霄上。 词中将堪舆学所特指如青龙、笔架、贵人、将军、 禄马、龙文等全部赋予文学之审美意义,描述墓地胜景, 生动别致,饶有趣味,令人神往。 又如《朝中措 · 黔北记胜》云:
塘收五水贵人居,三鬼气临虚。鹤膝迷茫可见,前头万卷天书。 官星位正,双飞彩凤,翅展高梧。更耸扬芳玉管,名标一代鸿儒。 此词可谓一气呵成,妙手天然,将堪舆特指鹤膝、天书、官星、采凤、高梧、玉管、鸿儒等意象,赋予新的审美意义,浩然正气,大可振奋人心。再如《水调歌头 · 贡茶古镇题胜二首》,其一《风水志胜》云:
磅礴乌蒙地,至美在沙溪。来去两江夹护,粗犷毓神奇。大娄回身拜祖,万仞南山远应。浩宇树旌旗,簇簇廉贞火,烈焰即天机。 阴阳化,相生隐,演成迷。耸卧奎星纯净,骏马竞奔蹄。四兽环形拱卫,天就高低玉案,三合见精微。座向同臻妙,王公信不疑。 萧先生所谓风水志胜,必观照地理五诀之总摄而贯通慧眼以求审美于辞章。此中两江夹护,神奇妙用,回身拜祖之说,宣忠孝之义而有南山远应,而其山川与人格融合,以圣贤之心敦化风雅之气度,则藏于浩宇、廉贞、天机、纯净、拱卫之中,于负阴抱阳中而孕育天地人三才并起之格局,既遵循堪舆风水之传统而有所发明与点化,又有转动胜地之真心真性所依存者,其“天人合一”性相一如之玄奥,并发而别有会心矣。 其二 《风景志胜 》云:
景秀仙人石,瑞共白云生。远近青峰焕彩,溪上小 桥横。万亩田畦荡穗,满架珍珠亮眼,拽柳挂垂莹。岩 孔通幽处,藤蔓绕环亭。 平塘静,山花艳,惠风轻。 续断天音悦耳,稚子闹虫螟。闲煮乌龙逸兴,牗启江山 胜概,翰墨泛殊馨。结伴登高处,开缃赋太平。 此章虽写风景,而又无处不是堪舆家所独具之审览所得,白云、青峰、小桥、田畦、平塘、惠风、天音、稚子、煮茶、登高,纵然晋人陶谢下手,亦当断然不出其右。正所谓文章天成,妙手偶得! 三者。白话词于现实生活之洞察。 词有婉约豪放之别,自宋代以来可谓流派纷呈,萧先生以词记事,以事纪史,反映多样复杂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之变迁,革故鼎新之履迹,林林总总而如老杜“史诗”般然,令人于或赞或颂、或砭或讽,或歌或叹之现象中以揭示生活本质所在,令人心为之一震,仿佛若有所思,仿佛另有所悟。 比如:《卜算子 • 老嫂买鸡》云:
老嫂买公鸡,重达三斤半。体壮膘肥祝寿需,吃了身康健。 剖腹使人惊,肚塞泥沙满。又见皮间水泄流,怒则无从怨。 老嫂买鸡,所遭遇鸡肉被人注水,泥沙藏其腹的欺骗,可见作假者之卑劣,受害者之无语,一声悲叹,批评现实、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又如《朝中措 • 邻居半夜打架》云:
家庭隔阂闹分歧,半夜也皮捶。女砸筲箕男砸碗, 乱来那像夫妻。 人生短暂,韶华易逝,有去无回。 应是相亲互受,修成日月同辉。 生活如此情景,总觉似曾相识,夫妻反目者比比皆 是,离婚率之上升,其不正之心性言行举止,不堪言说, 由此对文化自我窥察与反省,或可激浊扬清矣。 先生作词,顺手拈来,生活丰富多姿,市井风俗, 大庭广众,一经摄取,总成佳构。如买卖蔬菜之拥 堵菜场,以词写来,也能诙谐成趣,而又暗藏生活 之别样况味。 如:《渔家傲 • 菜市拾趣》云:
菜汇商场无限趣,南瓜混杂烹油釜。野蕊家葱堆断路,看远处,箩筐又与三轮堵。 来往行人难起步,衣裙乱扫双边铺。后踩脚跟前抵股,须忍住,此间岂可飞奔去。 城乡繁荣可见一斑,读来别有意趣,一个“忍”字, 道出人生何尝不是时时处处当有所调控。须时时把持自 己情绪,体会生活之无奈与从容,原本是一体两用,岂 不妙哉?而人情冷暖,世间百态,诗人的笔触,总是会有所抵达,对心灵丑恶的揭露与鞭挞,常常有令人发指之处呈现。如:《卜算子 • 感事偶成》云:
渔父打鱼归,摔倒中街上。满面焦容口半开,清水长流淌。 看者尽揪心,只是高声嚷。不敢搀扶就近医,唯恐遭冤枉。 此处摄取讹诈成风所导致的人性反思,以白描手法写来,深刻而耐人寻味。 而另一首《卜算子 • 感事有题》云:
两小下河塘,以濯心身垢。游到中央未转身,命绝相缠手。 柳下一群人,岂管声呼救。但坐船沿对吸烟,谈笑仍依旧。 却揭露了见死不救,对生命的无视和冷漠。表现了诗人对美的呼唤,对道义担当和温情的呼唤。读来令人掩卷遐思,从而达成人人内省反观自身,以引起更多疗救注意的必要。 萧先生的白话词,深入生活之细微处,深入人性之最深处,用白话方式来表达呈现出来的,是韵味十足、充满人间情味的作品。这是当代诗词里面很难得的反映社会生活如此细腻,如此深刻的作品,作为后来者研究一个时代写作状况的文献资料,通过审美鉴赏,见仁见智,定然会更加丰富、更加深远。相信读者诸君会从中有所体察,鉴赏出更多生活的信息。 四者。集句作品的裁云缝月功夫为当世之魁首。 萧先生对前人作品的广泛批览,广泛采集和佳句同 韵汇编工作,是很早就开始的。先生酷爱文字声韵训诂 之学,酷爱哲学、经学、理学并有大量修证功夫。先生早年曾经做过《文字省形省声汇编》等书稿,抄录过大量的庞杂的各家经典。从文学史到文学作品,先生所经 眼者,可谓汗牛充栋。正是有了丰厚的学术积淀,先生 在集句艺术上可谓是独领风骚。虽然集句代不乏人,然 而要独具慧眼,如同己出,其实并非易事。历史上王安石、苏轼、文天祥可谓集句大家,近代以来集句者渐多,然佳作不多。萧先生凡有所集,皆是佳篇,欣赏者常常不忍释卷,实是第一流集句之大家矣。如:《长句记胜并呈文友》云: 一年一度到君家,且尽芳樽恋物华。 十里澄波明白石,半天高柳卧溪花。 鱼吹细浪摇歌扇,窗对樱桃卷碧纱。 好是日斜风定后,小舟鸣橹竞鱼虾。 此首集句七律,读起来一气呵成,结构上天衣无缝, 起承转合,妙不可言,处处景语皆情语,令人流连其间,享受大美生活之妙趣。而每一句都是出自古人作品,分别采集自陈辅、杜甫、陆游、晁冲之、王士祯、刘克庄之句,经先生组合,便是佳构。又如:《参加首届艾青杯全国当代文学作品大赛》集句云: 自作新词韵最娇,诗成珠玉在挥毫。 文章事业千秋笔,吟到江山气便豪。 分别集自古人姜夔、杜甫、唐才常、庆凤晖之句。 又如集句词《卜算子·洪卫水库拾景》云:
芳树杂流霞,处处闻啼鸟。正是河豚欲上时,天地余残照。 日暮掩柴扉,静者心多妙,来惯幽禽近不惊,共戏鱼翻藻。 先生将古代高适、孟浩然、苏轼、敬安、王维、杜甫、吴融、许诨的句子融为一体,化为己有而描写水库胜景,读来自然亲切,杳然不隔。 先生集句诗词很多,可谓连珍珠而绘胜景,裁祥云以成锦绣,风雅别致,言志缘情,如有神助。 总而言之,文学史昭然所示,诗词乃是言志缘情之 物。自三百篇以降,汉魏六朝诗风闲散、简淡,亦不乏 高古、朴茂之作。及至唐宋,诗词作手则莫不天真烂漫, 常常因为真气弥漫,激荡回肠在胸,故而出手往往不凡,乃至于旗亭画壁、诗题红叶、推敲苦吟之佳话传唱至今。 萧先生诗词作品,有古意,有新意,契合时代,而又雅 致可人。 昔者。元、明、清三代,国中不乏作手,然多颓丧颠沛、格局不免隳堕而逼仄之气渐多,度量已经大不如前。道咸同光之间,偶有奇气者,也是昙花一现。钱仲联先生有“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之语,其旨趣自经学大师郑子尹、莫友芝辈可得窥见。风、雅、颂乃是诗歌之正格,其所含藏者,上古三代以降,乃多言上下同心之志,故而能从藕耕吟唱、荷条丈人之口中有所得焉!所谓礼之失则可问于野者,乃是通经达道、庠序昌隆所节制而成之于现实者,遥想井田阡陌,渔樵问对中,其真风雅、真志趣、真同德之大美,被儒家化成“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 萧先生出入于黔北,沙滩文化熏染多年,浸润于诗、 志、禅文化蔚然之播州,堪舆承家学,而别开经学、道学、文学之路,又能椽笔挥舞,文章翰藻,自悟机锋而 归元阴阳五行之学,大道通达而哲思玄睿之间,游戏生活,酸甜苦辣、俯仰沉浮都尽归笔下,真乃诗国之巨擘 也。先生以作品说话,言志载道、随遇而安,从心所欲, 自无愧于当下与将来者,读者诸君自可别有会心。谨此为序。 梦莲居士壬寅冬至于杭州
|手机版|古椿庐-古椿庐文化网-萧锡义-山栗-三柱联-堪舆文学
( 黔ICP备2024032200号 )
GMT+8, 2024-12-21 21:59
, Processed in 0.0836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